广财教育

13392546320

浅析中国财商是市场需要还是自身需求

浅析中国财商是市场需要还是自身需求

江苏高级少儿财商指导师 辛世杰

(证书编号:JP0120190900828)


摘要:对于我国当前财商教育中现阶段人群进行分析,认为:财商教育的目标设定应聚焦化和实操化;财商教育的内容应与目标相一致,并且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内容,应形成中国自己的系统体系;财商教育的形式应多元化,并应调动学习者的积极和参与性,年龄层次的覆盖面积应下沉至少儿阶段;财商教育效果的评价应体系化,围绕受教育者的习惯性和收获感构建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商教育;中国财商;刚需要求

一、财商教育的目标

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FQ)一词最早是由罗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在其全球畅销书系列《富爸爸》中提出的,他认为:“理财智慧是我们头脑智慧的一部分,是我们用以解决财务问题的智慧。而财商是对理财智慧量化后的值,它关系到如何量化我们的理财智慧。”在对财商进行五类划分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财商教育的目标就是开发理财天赋、达到财务健全、追求财务自由。


那么财商教育到底教会我们什么?笔者认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安全感、经济责任性、经济自信心,包含了人性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理性的理财观念;要真正的正确认识金钱的能力和正确应用的能力,很多中国孩子根本没有金钱功能意识,视金钱为玩具;或者是朦胧的金钱功能意识,知道可以买东西,没有买卖行为;到了小学才有一些简单的功能意识,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中学时期有了初步复杂的功能意识,初步的独立性使用金钱能力;高中阶段认识到精神功能,社会功能,慈善交流功能等等,在职业素质教育领域,大学期间开始培养创新金钱功能意识,金钱是母鸡可以孵化越变越多,这样的仪式形态形成的过程在市场上还很弱势,发达的沿海城市地区或许有相对应的市场驱动性,但对于全国的市场和教育的两极分化来看,很大的市场需要系统化的培训,完成全民全人的教育体系输出。


由此看来,财商教育终极目标应该是科学的投资理财观----金融立国!在新形势的驱动力发展下,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金融。未来不懂互联网,就是新时代文盲;未来不懂金融,这辈子就只能挣死钱拿死工资。未来不懂金融理财,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道理就两个,因为:你的财富风险远远大于赚钱的风险;你的赚钱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财商教育任务是预测趋势、规避风险,发现机会、创造财富!

二、财商教育的内容

财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由目标设定来决定的,因此,在实践中也就相应的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侧重于理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

如:1、生活通识(衣食学娱)2、理财元素(钱币、物品、数与运算、时间、新旧、价格、价值、等价物、职业、技术、储蓄、赚钱、花钱、购物等)3、理财知识和技能(产品比较、让钱生钱、记账与计划、赚钱与收入、用钱与支出、存钱与资产、借钱与负债、资产与负债、收入与利润、投资与回收等)4、理财品质(珍惜、感恩、所有权、借与还、信用、分享、合作、舍得、自信、成功等)


另一种是侧重于价值观和全面素质的树立和形成。

更多的是提供一个综合化的菜单式的培养方案,包括的内容有:确立利用自己的财商致富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和理财观念;养成优良的用钱习惯,培养经济责任心的人,养成优良的用钱习惯,培养经济责任心的人,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目标,生活的意义,不仅要家庭富裕,名牌衣服和名车别墅,还要有爱心捐赠,树立金钱不等于成功的观念,建立成功=(智商*情商*财商)*行动(坚韧)的行动公式;理财课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财会知识和相关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各类投资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的概念和操作技巧;市场风险教育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内容与高校中经济金融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已经非常接近,这导致财商教育与相关的大学专业教育内容的差异和边界就非常模糊了。

三、财商教育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的特点:

(1) 从教学规律看: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认知规律。

(2) 从教学模式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

(3) 从教学内容看: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4) 从教学手段看: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


在现有形式下,财商的教学人群由幼儿到少儿、青年、成人各个组成单位,所以应结合线上线下,各类学习形式,单人一对一,场景化教学,班课授课,故事绘本模拟,视频教学,戏剧演艺,游戏体验拓展等各种形式;现有的线下财商理财教育形式一般是:金融机构的财商亲子活动,社会机构的财商游戏竞赛,中小学校的财商科普讲座,家庭亲子的财商桌面游戏,集训营等;线上互联网教育是非线性的,突破时空的限制,知识获取方式更为灵活,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同时也能实现节约资源,覆盖面强,碎片化学习,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设备更具便携性。

四、市场发展需求还是人类发展文明需求

财商教育的核心是“财富”,是认识财富、创造财富、使用财富(消费),不断培育青少年的财商素养的教育活动。财商教育要落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青少年日常经济生活的主要形态又恰恰与各种消费活动有关,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消费的欲望,往往买了许多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因此,帮助青少年理清消费活动中“想要”与“需要”的关系至关重要。消费教育就是引导一个人认识自己的真实需要,合理消费。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消费习惯必须要让他们学会进行合理的消费活动。合理的消费就是合理的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而不合理消费就是不合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者合理需要得不到适度满足。这里的适度可以理解为需求与满足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适度满足就是不能超过一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要说清楚合理消费就要研究“需要”本身。


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关键要引导他们理解自身的真实需要,把“想要”转化为“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而青少年的消费活动主要是在家庭的参与和监管之下开展的,因此引导家长转变自身的消费观念、开展家庭消费教育十分关键。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的,有的是“免费的”,比如空气、阳光,但更多的需要要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这与我们的消费能力有关,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有的家长在“再穷不能穷孩子”观念的引导下,打肿脸充胖子,砸锅卖铁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大忌。作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明白:消费是无止境的,消费要受到经济实力等条件的制约,节制和有计划地消费是理性消费最重要的品质。


青少年一般不是财富的创造者,大多数的消费其实是消费父母或他人的劳动成果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过程大致经历了父母做主到自己做主的过程。在保证青少年主体性与参与性的前提下,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让孩子参与消费,一切由自己代劳;二是把钱给孩子之后撒手不管。理想的做法是: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要”时,能够分析孩子“想要”的合理性,并主动给孩子的消费决策提供参考;当家长给孩子购买商品时,能够向孩子解释“想要”和“需要”的匹配程度;当孩子做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够及时评价和引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消费的合理性,最终培养出理性的消费者。   


引用文献:

[1] [美]罗伯特·清崎.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卫东.财商教育的人文价值[J].中国德育,2013,(3).

[3] 温金燕.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

[4] 梁向东,等.关于我国大学生财商水平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4).





website qrcode